第(3/3)页 苏允心下叹息,也怪不得苏辙与章惇阻拦,当下情况的确就是如此,永乐城之败后,朝廷肯定对边疆战事避之唯恐不及,十年之内,再有人敢言战,恐怕便会成为众矢之的。 可越是这个时候,越是改革军队的好时机嘛。 西北二十万精兵覆灭,这会儿的士兵,恐怕是要重新招募的,新招募进来的士兵,正好是白纸一张,可供自己挥墨。 而且这个时候军队将帅尽皆气沮,自己若是过去,提出新练法,他们大约也不太敢阻拦的。 嘿嘿,若是能够想办法从赵顼那里得到点可以当令箭的鸡毛,那能够发挥的余地就更大了。 苏允点头道:“岳父说的是,不过小婿正想验证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练兵法,也想钻研一下军阵,换了平时,想要去那边可能还不太容易,这个时候去,反而要简单许多。” 章惇点点头,苏允所说是这个道理,这会儿西北州县的差遣,恐怕许多官员都视若畏途,能不去肯定是不去的,若是苏允这个时候肯去,自然是相当轻松便能够得到差遣。 章惇知道自己这个女婿主意大,一旦下了决定,就算是自己,也很难拦得住的,想来苏子由亦是拦阻过,但没有成功。 章惇想了想道:“若儿知道你想去西北么?” 苏允点头道:“若姐已经知道了,若姐想要跟小婿一起去西北。” 章惇闻言叹了一口气,点点头道:“你们夫妻都没有意见,那老夫又能说什么,去吧去吧。” 苏允倒是有些诧异道:“岳父就不怕若姐在西北吃苦?” 章惇笑道:“她既然嫁给你了,你去哪里,她便要跟你去哪里,吃不吃苦的,就看你这个夫君的本事了。 你们两个感情若是好,吃些苦又如何,人这辈子,哪有一帆风顺的时候,既然结为夫妻,自然是要同甘共苦的。” 苏允不由得感慨,自己能够遇到章惇这对父女,真是自己的幸运。 苏允不由得对比起来苏辙与章惇,心下不由得有些忧虑。 政见这种东西,有时候并不因为亲情而改变。 就像他自己一样,若是到了以后,苏辙当了宰执,然后要将大宋取得的土地还给西夏,将建好的堡垒给拆掉,到时候自己能够因为自己是苏辙的侄子而对此事置之不理么? 答案是不会。 同样的,苏辙以及苏轼同样不会因为自己是他们的侄儿,而同意自己发起对夏战争,乃至于对辽战争,届时势必要起争执。 这些也就罢了,关键是党争这个事情,等到高太后执政,旧党回归之际,旧党势必要清洗新党,到时候章惇要被清洗,自己又该如何站队? 唉,算了算了,正好趁着去西北,避一避这个风头,免得在这里自己也难做。 如今已经是元丰五年的年底,很快就是元丰六年,而赵顼是在元丰八年年初驾崩的,满打满算,也就是不过两年时间,高太后与旧党就该执政了。 苏允从章府出来,马上就上书,自请去西北守边。 不过很快便被打了回来。 苏允又再请,又被打了回来。 但苏允是铁了心想去西北,再次上书。 这一次终于有了回音,甄时选来了,是赵顼派来带他进宫的。 苏允见到赵顼,顿时大吃了一惊,短短不过一个多月不见,赵顼像是老了十岁一般,才三十六岁的人,竟然已经是两鬓斑白,已经是有了暮气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