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6章 陶谦问策!-《三国:十倍速度,貂蝉说我太快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徐州城外。

    一身官袍的陶谦站在城门前的最前方。

    身后分别是糜竺,赵昱,以及收到消息从丹阳赶来的曹豹还有从彭城赶来的臧霸。

    文武分居左右两侧站在陶谦的身后。

    曹豹还有臧霸两人都是陶谦手下统兵大将。

    特别是曹豹本人,手中有六千丹阳兵,号称是荆州最强兵。

    臧霸手中的兵马数量虽多,但是大多都是收拢的徐州还有青州两地黄巾组成的兵马,战斗力远不如曹豹手中的丹阳兵。

    一身黑甲的曹豹仰着下巴,神情倨傲。

    而臧霸则是低调的多,眼观鼻,鼻观口,口观心,仿佛此时此刻都与他无关一般。

    就在陶谦一行人来到城门前不多时。

    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远处而来。

    看上去不下千人之数。

    队伍最前方一匹快马来到陶谦面前然后反身而下冲着陶谦拱手施礼。

    “启禀主公,司马氏还有诸葛氏一行人已经来了。”

    陶谦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了身后的众人一样笑着一抖身上的官袍道:“诸君,请随我一同迎接。”

    说着便率先一步朝着护城河上的吊桥走去。

    为首的是两辆青盖马车,车幔绣着暗青色云纹,由四匹骏马拉着,步伐稳健。

    马车之后跟着数十名随从,皆是身着布衣,手持刀剑,神色警惕却不慌乱。

    待车马行至城门下,陶谦抢步上前,不等车夫停稳马车,便高声朗道:“恭祖在此,恭迎诸葛公、司马公大驾!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第一辆马车的车幔被轻轻掀开,诸葛珪弯腰走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身着素色麻布长衫,虽无华饰,却浆洗得干干净净,面容清癯,颧骨微高,双目深邃,颔下长髯花白,却梳理得整整齐齐。

    若论家世衣冠,无论是琅琊诸葛氏,还是河内司马氏,都要甩陶谦一家十万八千里。

    虽然陶谦如今乃是徐州牧,但家世不比官职。

    今日陶谦看似风光,但司马氏还有诸葛氏无一不是在大汉影响非凡。

    陶谦便快步上前,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,力道颇大,眼中满是真切的喜悦:“君贡驾临徐州,乃我陶恭祖之幸,更是徐州百万百姓之福啊!”

    诸葛珪感受到陶谦掌心的温度与力度,心中一暖,连忙拱手还礼,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疲惫:

    “使君不弃,肯收留我等亡命之人,珪感激不尽。

    近日中原战乱不休,我与司马公带着家眷四处辗转,幸得听闻使君仁厚,徐州安宁,才敢前来投奔,叨扰之处,还望使君海涵。”

    他说罢,又微微躬身,神色恭敬。

    正所谓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。

    这点浅显的道理,诸葛珪自然清楚。

    所以陶谦的姿态越低,诸葛珪反而越是客气。

    “诸葛公此言差矣!”

    陶谦连忙扶住他,摇头道,“乱世之中,能得贤才青睐,是徐州的福气。

    你我皆是汉臣,当同心协力,共渡难关,何谈叨扰?”

    说话间,第二辆马车的车幔也被掀开,司马防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头戴远游冠,冠上缀着珠玉,身着青色深衣,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,玉带上镶嵌着赤金兽首,面容方正,神色沉稳,目光中透着几分睿智。

    司马防走上前来,与陶谦拱手相见,声音浑厚沉稳:“久闻使君仁德之名,今日得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

    我与诸葛公此次前来,不仅是为避祸,更是真心想辅佐使君,为保徐州百姓平安尽一份绵薄之力。”

    陶谦拉着诸葛珪、司马防的手,不肯松开,连连笑道:“有二位贤才相助,恭祖如虎添翼!

    快请入城,府中已备下薄宴,为诸位洗尘接风!

    一路舟车劳顿,定要好好歇息一番。”

    说罢侧身引路,做出 “请” 的手势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