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4章 商报(二更)-《农门小弃妇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她跟谢云娥提出想开书社的想法。
    谢云娥也喜欢她的话本子,闻言目光发亮,连连点头。
    “好啊,出了书籍,阅览起来就更方便了。这事儿我爹可以帮忙,我跟他说说,他肯定答应。”
    谢家纵然不复往昔风光,族里为官的却也不少。哪怕是地方小官,在自己所辖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总还是有话语权的。
    古代出版书籍也是有讲究的,分为官刻、私刻、坊刻。官刻顾名思义自然是官方的印书机构所出的书。私刻是私人出资延请刻工雕版成书,多是一次性的。坊刻就是书坊出的书,和二十一世纪的图书出版公司差不多。
    叶锦夕自己开书局出书,属于坊刻。可若有了官方支持,销量必然大好。
    所以为毛那么多人想方设法要走捷径攀路子,不惜花费重金?
    归根结底,还是一个字,利。
    谢云娥给她提供便利,她奉上最新更新,各取所需。
    不过书社开办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    首先,她得盘个铺子。
    其次印刷,必须得请刻工。
    按照市价,三分银子磕一百字。而一部书籍,基本不会低于一两银子。
    铺子倒是很好找,谢云娥托她哥给找好的,规模还行,地段也不错。叶锦夕花了一千五百两,盘下来了。刻工嘛,谢瑛帮了她大忙。
    “怎么突然想起写话本子了?”
    谢瑛曾好奇的问了一句。
    “爱好呗。”
    叶锦夕笑眯眯道:“你知道我写过戏曲,但戏曲只是单个的小故事,不够丰满。话本子就不一样了,人物和情节都更饱满曲折。以连载的方式发行,吊人胃口的同时更引人探索,人总是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。我写一本书,可以分批发行,积攒人气的同时赚得更多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