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初一-《小太岁》
第(2/3)页
在卫牧就藩以后,流言就自动消失不见了。
大明,凉州。
大明这么多年发展下来,北部边境分为三个州,凉州,幽州,青州。这三个州是大
明与北齐直接接壤的土地,也是深受北齐骑兵骚扰最严重的地区,其中以没有了齐王坐镇的幽州最为痛苦,反而是有着梁王的凉州,北齐并不敢过多的骚扰。
众所周知,梁王膝下无子,早年间,有一个女儿,天资聪颖,熟读兵法,但是却在十八岁的时候夭折,这让当时的梁王一瞬间就白了头。
好在梁王悲痛一段时间以后,就走了出来,并且收下了自己一位战死在沙场老兄弟的儿子,也就是那个被人津津乐道的白衣赵安。
此人早年间,声名不显,默默无闻,直到被梁王收为义子,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?
大明,凉州与庭州的交界处,有一队人马,缓缓而行。
所有的护卫皆是装备精良的禁军,护卫着一辆马车,向着凉州进发。再走不远,便是走出庭州境内,正式踏入凉州。
越是临近凉州,陪坐在马车里面的内侍眼皮跳的越厉害,内侍是一个长年待在宫里面的老人,此次前来凉州传旨,不过是想要在自己快要从位置上下来之前,好好的捞上一笔功劳,然后凭借着功劳,即便是无儿无女,他也可以安享晚年,不至于离开自己现在的位置,被人欺负。相比之下,严之维便是神态轻松许多,双手放在自己的腿上,严之维看了一眼,身边坐立不安的内侍,问道:“赵公公,你可还好?”
圣旨就放在袖子里面的赵公公显然并不好,但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严大人,咱家还好。”
严之维显然不信,摸着自己的胡须,看着赵公公不停颤抖的双腿,笑道:“赵公公,你不紧张吗?”
赵公公摇摇头,“不紧张,咱家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,一个传旨,能把我吓倒,但是严大人,你这个钦差大臣此行想来不会太好过。”
严之维一笑置之,“赵公公还有心情担心老夫,不如去想一想,梁王接下圣旨的时候,你能不能活着吧。”
“严之维,你!”赵公公显然被气的不轻,但是面对严之维,他也是万般无奈,大明朝所有人都知道严之维的女婿是郑怀先,那个天下十人的郑怀先。其实按照道理来说,在那些练气士的眼里,儒家,道家,佛家,每一家或多或少至少会有两到三位圣人,但是儒家仅仅有一个郑怀先,道家大真人全是那个外姓大天师黄文,之前飞升的老天师不算,再加上武当山的那位老道长,大先生,便是达到了四位圣人。至于佛家,这么多年里,也只有戒尘,大佛寺老主持两人而已。
这虽然不符合常理,但是三教中人也默认了这个事实,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个算命老道人做出来的,所以三教之人看见贾真,佛家还好,只是不理会而已,至于儒家与道家,遇到了便是一顿爆打,这也算是他们之间唯一认同的一点。
所以,那时候郑怀先出手追着贾真,跑了好久。
严之维知道这些事情,都是郑怀先与他说的,当时严之维也只是听听,但是回想
着郑怀先离开长安城最后一次与自己说过的一句话,“那个皇帝要削藩这无可厚非,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他为何不去触碰那个实力最强的燕王,或者最为神秘的成王,来触碰这个梁王,别说您不知道梁王与他们李家的关系,梁王可以说是皇亲国戚都不为过。”
第(2/3)页